首页

国产恋脚足网站

时间:2025-05-29 22:52:20 作者:中柬“金龙-2025”联演落下帷幕 浏览量:29678

  中新社肇庆9月6日电 题:台湾教师黄崇辅:从两岸融合发展的受益者到推动者

  中新社记者 蔡敏婕

  从两岸融合发展的受益者到推动者,5年来,台湾教师黄崇辅在大陆三尺讲台发光发热。

  2018年,从台湾云林科技大学工程科技研究所毕业的黄崇辅,在导师和家人支持下,跨越近1200公里前来广东肇庆,成为肇庆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的教师。

今年6月底,台湾教师黄崇辅在肇庆学院给学生上课。 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

  “我们学校分工明确,我在这里可以专心教书育人,求索科研。”黄崇辅近日接受采访时说,“我打算扎根肇庆,这里气候环境都不错,而且离台湾比较近,希望晋升教授后,能与家人在这里工作到退休。”

  助力城市循环发展

 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一,肇庆水能、光能、风能等资源充足,发展绿色能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。近年来,该市不断发展绿色能源产业,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绿色能源基地。

  与肇庆这座城市发展目标相对应的是,黄崇辅也在循环能源领域收获不少成就,包括在海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,在国际发明展获多项专利及奖项。

  近年来,黄崇辅在肇庆教书育人的同时,也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助力城市绿色循环发展,工作从三尺讲台延伸至更大舞台。

今年6月底,台湾教师黄崇辅(右)在肇庆学院指导学生做实验。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

  目前他主持两个横向项目,主要是面向企业资源化处理的研究。“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产物,过往我们会采用传统直接填埋或者焚烧方式处置污泥,这样粗放式的处置方式不仅会污染环境,还浪费资源。”在黄崇辅看来,污泥并非一无是处,“我们通过微生物发酵,处理完毕后拿去植树或者种植观赏类植物,促进污泥的资源化利用,实现污泥源头减量”。

  如今,肇庆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减污降碳,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。“在资源再利用方面,在多方支持下,尤其像锂电池制造或者是像电动车制造企业,会自觉进行资源优化。与此同时,民众环保意识也逐渐提高,例如会用行动支持垃圾分类。”黄崇辅说。

  最幸运的是遇见妻子

  黄崇辅在肇庆的教学事业蒸蒸日上,与大陆教师相处融洽,还迎来了属于他的爱情。“来到大陆生活最‘赚’的一点是遇到了妻子,组建家庭。”他直言:“这是最幸福的一点,也是最大的感受。”

近期,台湾教师黄崇辅在广东肇庆接受采访。 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

  肇庆学院会定期联合周边学校举办单身青年联谊活动,吸引单身青年参加。“我在活动上认识了我妻子,她温柔体贴,也很聪明。”黄崇辅说。

  在双方家人的祝福下,黄崇辅与妻子成为家中第二个“两岸婚姻组合”。“我弟弟在我的影响下,也来到大陆工作并成婚,父母都非常赞同。”

  盼台青在大陆筑梦

  “我认为两岸青年可以通过夏令营等活动开展短期交换,真正接触和体验两地生活。”黄崇辅说,在大陆生活和工作的台湾青年分布在各行各业,有开面包店、卖咖啡、卖楼房的,还有从事养殖业或者种植业的。他建议台湾青年在大陆每个省份都走一走,感受各地风情的同时,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机会。

  随着各项惠台政策的落实,黄崇辅发现有挺多台湾青年想到大陆发展,但不太了解具体途径。“我会给学弟学妹们讲大陆学校的招聘信息和政策,他们也很感兴趣。我认为可以加大在这方面的宣传,让台湾青年在大陆找到筑梦舞台。”他说。(完)

【编辑:叶攀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“两高一部”出台意见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

这些现象的背后,有一部分原因正是政商交往中的“灰色地带”带来的困扰。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罗进辉告诉《中国新闻周刊》,地方政府官员宁愿“清”而不“亲”,是因为当前政商交往的考核激励机制和容错免责机制不完善,“亲”“清”政商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还没有具体化、指标化,让服务意识和执政能力欠佳的领导干部选择性履行职能。

假期首日,市委书记暗访,发现安全隐患

4月30日,四川遂宁,远眺正在建设中的成达万高铁遂宁涪江特大桥。当日,四川成都经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铁(简称“成达万高铁”)遂宁涪江特大桥建设工地主塔和架梁建设工作有序推进,现场一派繁忙景象。(无人机照片)

【新闻随笔】社区小食堂 民生大文章

与此同时,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在处理核污染水过程中事故问题接连不断。据日媒报道,2月7日,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污染水泄漏事故,大约有1.5吨核污染水泄漏并渗入土壤,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总量高达66亿贝克勒尔。2月22日凌晨,核电站内用于燃烧废弃物的设施一度响起火灾警报,当时现场弥漫了大量水蒸气。

娄勤俭回应美国大选是否影响中美关系

“这是一家标准的保供煤矿,所生产的煤炭源源不断地通过各港口运往中国南方的一些电厂。”方可觉得能为更多同胞送去温暖,自己很自豪。

源网荷储齐发力 山西电力部门备战保供保暖

“此次展览是太原市文物系统践行让文物‘活’起来的又一重要举措。”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副院长于灏说,相信通过本次展览,必将进一步加强太原与南京两座城市的文化交流,深化两馆之间的互动合作,促进两地文博事业的不断发展,为赋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文博力量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